文学城网站负责人林文是如何创建文学城的
作者: JC, 更新日期: 2010-07-10
北美的华人都知道文学城。这个与文学无关的社区网站,经过十二年沉浮,已经成为众多华人每天必上的中文网站。
从一个密西根大学大陆留学生创办的网上中文阅读网站,到如今拥有固定读者群数百万的华人社区网站,覆盖北美、欧洲、澳洲和亚洲的华人集聚地,文学城一路走来,其中的坎坷和甜蜜,唯有CEO林文细细品尝。
林文祖籍福建福州,在台湾出生长大,1984年来美念市场行销。90年代末,互联网在全球热火朝天,在加州一间银行从事投资业的林文,整天打交道的客户多来自硅谷的电子公司。互联网的热潮让林文再也无法在办公室呆下去,"如果我再不搭上这趟车,可能就永远错过了."
初次下海冲浪,刚刚感受到互联网的新鲜和有趣,林文就被呛得喘不过气。他投资的第一间网上阅读中文书籍的公司还没有来得及发展,便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消失了。"但我从此看到了互联网的广阔前景。我的理想就是办一个华人社区网站,从此再也没有回头"
2000年,林文买下文学城,在旧金山东南的Fremont设立办公室,信心十足要打造他的理想之舟. 第二年便遭遇网络泡沫。林文回忆道,"多少网络媒体应声倒下。我们却继续烧钱,我坚信能撑下来就是赢。我的信念就是要把文学城办成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"
"当时的文学城在北美已颇有吸引力,两大卖点就是各类新闻和成人内容"。学行销出身的林文说,懂得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便是他的成功经营之道。文学城到了他的手中,全面改革,果断删去吸引眼球的成人内容,把文学城交给网友设计和管理。网友自开频道,自任版主,由于内容与北美华人生活息息相关,很快从原先单一的新闻和网上阅读发展成后来的六十多个频道,涵盖时事政治、兴趣爱好、投资理财、文化体育等。随后博客开启,网友以键盘抒发情感,美文比比皆是。文学城的网友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乐趣所在。
从2003年起,文学城享受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丰硕成果,广告源源不断,人气越来越旺,文学城的品牌也日益提升。
后来美国金融风暴,再次让文学城感受到了阵阵寒风。广告收入全面下降,公司从高成长期进入疲软期。原先每年广告收入成长20-30%,结果下降到不到5%.
林文计划把文学城尽可能本地化,在现有频道"人在北美"、"人在欧洲"等基础上,陆续开办"人在旧金山"、"人在纽约"等频道,吸引当地广告投入。
针对海外华文网络媒体的受众小、市场小和无法商业化的先天不足,林文憧憬着与国内合作的远景。"文学城已经占得海外先机,我们希望今后能与国内媒体合作,将我们的优势和国内资源结合,最好的盈利模式便是国内读者加海外广告商"
有了以前死而后生的创业经历,林文对此次风暴带来的影响并不惊慌。2003年前,美国广告行业3000亿美元营业额,互联网广告只占2%,现在已经上升到10%. "依靠广告生存的我们及时调整营销和付款政策,和客户携手渡过难关。能留住客户,就是赢。我相信大浪淘尽后,留下的都是金子"